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3:49    次浏览
编者按18日,省文明委在东莞市召开全省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座谈会,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、省文明委主任慎海雄出席并讲话。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委主要领导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指示精神,总结了今年5月以来全省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,要求各地树立打好“文明牌”就是打好“发展牌”“民心牌”“供给侧改革牌”的创建理念,以基层文明创建为抓手,树立“文明广东”形象。会上,东莞文明委及东莞市横沥、茶山两镇有关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介绍。铁肩担责 铁腕整治力促文明创建“补短板 促提升”东莞市文明委东莞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“两手抓、两手硬”,以铁的担当、铁的纪律、铁的措施,坚决推进镇村文明创建上台阶。四个月来,全市拆除违章户外广告超过10万块,增设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16.07万块,总面积超过52万平方米,公益广告比例达到30%以上。清理卫生死角超过28万处,处理占道经营超过11万宗,整治“牛皮癣”号码超过2万个,关停906个。出动警力13万人次,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9万多宗。处理违章建筑1万处,建立便民信息发布栏2500个,签约“门前三包”户数41.76万户。修复市政设施约2万处,推动上马一大批文明创建基础工程。实现全市597个村(社区)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,全面建设社会服务管理“智网工程”。广大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行动,参与志愿者超过13.59万人次,服务总时数约33万小时。一、提高认识,以前所未有力度抓创建。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,成立“补短板 促提升”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各级各部门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一鼓作气、一抓到底,全面打好创建攻坚战。二、提高标准,以城乡一体化推创建。确立市镇村一体标准,“以市区要求抓镇村、用市民标准育农民”。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工程,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公益宣传设施、主题公园广场、公共艺术景观。实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工程,整合镇街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绿色宜居城市。实施社会民生建设水平提升工程,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、均衡化。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,建设“友善之城”“好人之城”“志愿之城”“希望之城”。三、问题导向,以十大行动补短板促提升。一是开展户外广告整治。二是开展城市“牛皮癣”整治。三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。四是开展“涉黄”整治巩固。五是开展交通秩序整治。六是强化公益广告发布。七是提升核心价值观融入。八是提升城乡规划建设。九是提升基层服务。十是提升市民素质。 四、试点先行,以典型示范树标杆。分级分类确立示范点,重点抓好横沥、茶山和麻涌三个先行试点镇,高标准培育13类示范点,明确具体建设标准,如文明市场建设的7个大项和23个小项标准、示范村建设的“十个一”标准。五、标本兼治,以健全工作机制促长效。一是健全常态化创建考评机制。二是建立文明创建问责机制。三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,实施311个文明创建工程项目,总投资额超过9.5亿元。四是激活“门前三包”责任制,增加“包公益宣传”内容。五是建立专群结合管理机制,引入专业力量,广泛动员群众,掀起全民创建热潮。六是建立整治“牛皮癣”长效机制,对“牛皮癣”电话号码实行停号处理,增设便民信息发布栏,实施“牛皮癣”举报奖励。六、创新方法,以突出本土特色树品牌。一是擦亮城市名片,实施友善主题宣传、关爱贫弱群体、关爱农民工等八大行动26项措施,打造“友善之城”。二是打造镇街品牌,如横沥镇建立健全“好人”优待机制,打造“友善横沥 小城大爱”品牌。三是彰显村居特色。按照“一村一特色”标准,对村落进行保育活化。整治提升 创建岭南特色小镇中共横沥镇委员会 横沥镇人民政府横沥镇大力推进文明创建整治提升四个全覆盖,全力推动城市建设升级,打造有文明内涵、有靓丽风貌、有响亮品牌的“岭南特色小镇”。一、清理整治全覆盖。实施文明创建“10大行动,35项整治”计划,狠抓“六乱”整治,清理一大批牛皮癣,依法处罚张贴“牛皮癣”当事人127人。清理户外违章广告7845块,取缔灯箱广告1706处。整治流动商贩4352宗、违章建筑1148处、乱拉挂1856起、占道经营行为13315起,拆除主干道沿街店铺门口违规搭建雨棚1414处,增设停车位4950个。各村(社区)、工业园区整治卫生死角1.7万处、清理垃圾聚集点2万处、垃圾杂物1.9万吨。全面激活“门前三包”,创设“门前四包”责任制。二、改造提升全覆盖。大力强化公益宣传,全镇共增设路灯旗1362条、公益广告宣传栏2173处、围蔽墙喷1.8万平方米、墙绘3100平方米,设置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44个,全镇公益广告数量占比超过50%。建设13类16个示范点,树立高标准创建样板。4个月内,镇财政预算安排约3亿元实施55项镇级环境整治提升工程,对全镇17个村(社区)进行整治提升规划设计,为每个村(社区)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资金补助。三、机制建设全覆盖。制定《横沥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》等12个管理办法和方案,采取“一日一检查、一周一通报、每月一评比”的奖惩机制和“一把手”问责制度,将文明创建纳入“网格化”管理问责的长效体系。通过公开透明的监督和强有力的问责,遏制“脏乱差”等现象的回潮反弹。四、各方参与全覆盖。开展文明创建曲艺作品、宣传手册、“文明创建大家谈”进村(社区)、进工业园区、进校区等“三进”活动,吸引市民10.5万人次参与各项创建活动;全面部署非公经济企业文明创建任务;积极动员全镇商户支持文明创建,与全镇商户签订“门前三包”责任书约2万份;不断创新文明创建参与渠道,开通“文明横沥”微信公众号,鼓励“随手拍”有奖举报不文明行为。创文焕发古镇新风采中共茶山镇委员会 茶山镇人民政府自开展文明示范镇创建工作以来,茶山全镇动员,众志成城,城镇环境变得文明整洁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氛围浓厚,群众满意度提升。一、全力保障创文明。制定工作方案和创建行动项目库,计划近期投入2亿多元、远期投入7亿多元开展创建。落实属地、属事责任,将责任量化到单位、细化到个人,启动奖励问责和末位考核机制。各村(社区)书记通过镇电视台,面向全镇干部群众,立下坚决完成任务的“军令状”,接受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监督。二、全城发动争文明。在全镇签订“门前三包”责任书将近2万份,发动万人大清洁活动,清洁街头巷尾、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。整治广告牌5600多宗,拆除违规广告总面积4万平方米,新增公益广告面积4万多平方米,覆盖率超过50%。全面清理“牛皮癣”13万多处,依法处罚张贴“牛皮癣”当事人26人。近几个月共投入了17万人次参与创建,形成全镇动员、全民创建、全体投入的浓厚氛围。三、提升形象建文明。加快新中心区开发建设,打造现代时尚的地标建筑。完成体育馆、新幼儿园等市政工程,新增停车位4000多个。投入3000万元开展城市绿化美化,积极创建国家卫生镇、省生态镇,新增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。计划投入2亿多元建设新茶山中学,投入3000多万元合作共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,投入3500万元建成高清视频治安监控系统,完成镇村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。四、创建品牌树文明。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基层、讲文明树新风、茶山好人评比、道德讲堂等品牌活动,在各类媒体开设文明栏目。大力开展千名志愿者文明誓师、交通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,吸纳志愿者1万多人,每10个茶山人就有1个是志愿者。计划投入1亿多元加快南社古村落片区开发建设,推动南社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,打造“孝德村”品牌。五、示范先行促文明。投入400多万元推动超朗村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、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,计划投入3.9亿元对站前路、茶兴路及沿街旧墙进行改造,打造成集生态、文明、展示为一体的创文示范路。(南方日报 记者 李强 整理)